北京密云水库“移民村”棚改开工http://www.buildhr.com 2019年11月14日 10:05 作者:赵莹莹 周林 来源:北京日报 日前北京市首例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回迁安置房的棚改试点项目——密云区穆家峪镇新农村刘林池村棚改项目回迁安置房开工建设,昔日密云水库“移民村”即将旧貌换新颜。 北京城东北70余公里处,一汪清水已滋润京华60余载,它就是有着“燕山明珠”美称的密云水库,首都北京主要的饮用水源地。1958年,密云水库动工兴建,库区内65个村庄、5万余人外迁,形成了如今的新农村和刘林池村,也有人说这是密云水库“移民村”。 村民郭书兰在新农村住了52年,是“移民村”的老住户。说起过去的居住环境,郭书兰印象深刻,胡同狭窄,房挨着房,特别是由于地势低洼,一遇到下大雨,雨水便往村里灌,有时候积水能达齐腰深,“我们最怕下雨,一下雨就得把家伙什儿转移出去。” 为彻底解决新农村、刘林池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危房险户集中、安全隐患大的问题,2013年,密云区开始筹备两个“移民村”的改造,并最终于2018年确定了棚改模式。“最开始征求意见时,大家都觉得不可能,没想真就成了。”郭书兰特别提到,考虑到村民的不同情况,新刘两村的拆迁补偿方案中给出了12种选择。密云区探索出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回迁安置房的办法,并提出了“用宅基地换楼房”的概念。“这一改造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了征地规模,进而最大限度降低了投资总量,基本实现了资金平衡和减量集约发展。”穆家峪镇副镇长李海生介绍,2018年,经市政府批准,新刘棚改项目成为北京市首例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回迁安置房的棚改试点项目。“说白一点,不同于传统的棚改,咱们的棚改模式是‘不征不转’,即用农民的宅基地盖楼房,土地和房屋的性质不变。”这样一来,村民不仅上了楼,该享受的村民待遇还不变。 据了解,新刘棚改项目位于密云区101国道与京承高速密云东出口交会处,项目范围北至站东路,南至新南路(101国道),西至檀营与行宫小区,东至京承铁路,总用地面积约123公顷,其中规划建设8个安置社区,建设规模约78万平方米,共计4893套房源。 规划中,按照“窄马路、密路网”的设计理念,主要路网形成四横四纵,空间系统与原有的城市肌理呼应,人行道路向旧密古路开放,让社区融入城市。正南正北坐落的住宅楼,则通过层数的变化形成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流线,与远处层峦起伏的山景融合,让人在步移景异间感受青山锦绣。 “按照村民的意愿,我们设计了八种户型,最小的73平方米,最大的130平方米,可谓是家家朝南,户户均好。”项目负责人王光全告诉记者,以73平方米户型为例,就是专为一家三代都住在一间房的村民所设计。此外,安置社区还配套建设有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以及一处养老设施,以提升村民的居住品质。 记者注意到,为了让村民们寻得着乡愁,新刘棚改项目内还将建设一座村史博物馆,保存“移民村”的老物件。“拆房子的时候,我们特意为每户留下了一块砖,写上了名字,这些砖和其他老物件都将留在村史博物馆里。” 此外,棚改项目内规划预留集体产业17万平方米,与周边商业形成产业联动发展,实现住有宜居、地有增效、业有支撑、劳有所得的目标。 按照计划,棚改工程将于2021年底完工。“将来,我们这里也是亭台楼阁、鸟语花香,美着呢。”郭书兰笑着说,大家如今就盼着,早一点儿住进暖暖的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