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控数量提质量:规范健康发展,13项指标划定底线http://www.buildhr.com 2021年11月10日 14:01 来源:人民日报 指标是基于实际需求的科学设定。特色小镇内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其中的住宅用地主要用于满足就业人员自住需求和职住平衡要求。各省份绝大部分特色小镇的住宅用地占比低于30%,参考2019年全国城镇的住宅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约38%的数值,按照从严从紧原则,将特色小镇的住宅用地占比设置为原则上不超过30%,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特色小镇确实需要一定比例的居住空间,但住宅用地比例过高,往往会挤占产业空间,影响特色小镇吸引集聚先进要素、承载细分高端产业和集约高效利用空间,甚至导致房地产化。”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说,《导则》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的面积下限和住宅用地比例上限,是防止特色小镇走样变形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指出,30%的控制性数值是最高值,而不是平均值。 落实清单管理制度 根据《导则》,特色小镇发展要严守合规用地底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要严守生态环保底线,严禁违法违规占地,严禁挖湖造景、破坏自然生态;严守债务防控底线,县级政府法定债务风险预警地区不得通过政府举债建设;严守房住不炒底线;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健全规划、选址、建设、运维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张蔚文说,对特色小镇实行统一管理有利于统一政策、规范发展,防止走偏。《导则》进一步明确特色小镇将建立全生命期管理机制,各地应建立本省份特色小镇清单。人均GDP少于1万美元省份的清单内特色小镇原则上不多于50个,鼓励控制在30个以内。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已建立清单且特色小镇数量合理的省份,国家发改委将继续指导其开展动态调整、优胜劣汰;对已建立清单但特色小镇数量较多的几个省份,协调引导其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对清单尚未经省级政府审核后印发的,督促其抓紧履行报批程序、尽快确定清单。未纳入各省份特色小镇清单的,各单位各机构不得自行冠名“特色小镇”或自行开工建设。对行政建制镇错误命名的虚假“特色小镇”、单纯房地产开发等项目自我冠名的“某某小镇”,以及停留在纸面上、并未开工建设的虚拟“特色小镇”,地方各级政府要推动立即除名、撤除宣传内容。 |